以达成数智化,目标为导向 ——G9221杭甬高速宁波段三期工程 威海路至柴桥段 SG06 标段
杭高速宁波三期工程第 SG06 标线路起点位于进港路与闽江路交汇段 , 线位折向东南 穿过宏达堆场后沿集装箱货运二通道西侧通过 , 上跨北仑铁路支线后 , 设陈华互通实现与集装箱二通道的交通转换 , 跨越国道 G329 后路线向东 , 设霞浦枢纽连接穿山疏港高速 , 路线 往东跨越穿山港货运铁路后 , 终点接六横公路大桥一 期工程柴桥枢纽预留节点 。
杭高速宁波三期工程第 SG06 标线路起点位于进港路与闽江路交汇段 , 线位折向东南 穿过宏达堆场后沿集装箱货运二通道西侧通过 , 上跨北仑铁路支线后 , 设陈华互通实现与集装箱二通道的交通转换 , 跨越国道 G329 后路线向东 , 设霞浦枢纽连接穿山疏港高速 , 路线 往东跨越穿山港货运铁路后 , 终点接六横公路大桥一 期工程柴桥枢纽预留节点 。
线路全长 8 . 234 公里 , 工程起桩号 K17+9 16 ~ K26+ 149 . 79 1 , 主要结构包含长约 5803 . 47m 进港路高架桥梁 , 沿桩号前进方向依次为进港路高架桥珠江路段 、 恒山路段、跨 G329 段 、 庙河江段 、 跨穿山疏港高速段 , 高架桥后续路线为路基和 284m 大大桥、 1 172m 柴洪特大桥以及柴桥枢纽互通 。
通过引入智慧化理念和信息化技术 , 全面提升项 目工地试验室的管理 。构建一 个智慧化的试验室管理平台 , 实现数据采集 、分析 、监控和决策支持的智能化 。通过自动化 、智能化的数据处理 , 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的真实性 、可靠性和准确性 , 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借助物联网技术实 时监控中交二公局杭甬高速宁波三期项目第 SG06 标段项 目经理部智慧试验室设备和环境 , 保障 试验条件的符合性 。 同时采用智能化设备 , 提升试验检测的 自动化水平 , 减少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 的影响 。
通过试验检测设备数字化改造 , 赋予压力试验机 、 万能材料试验机 、水泥抗折抗压一 体机等常 用试验检测设备检测数据自动采集 , 系统将试验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时时上传至数据中心 , 确保 数据的原始性 、真实性和可靠性 , 提升试验检测数据的可溯性 。
混凝土强度回弹仪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仪的检测数据由移动端直接传输至质量模块对应的 WBS 节点生成报告 , 中间数据不落地 。 仪器与手机无线互联 , 同时支持实时检测数据上传及离线 检测数据保存手机端后上传 , 适用不同的网络环境 。 实现电子天平称重 (集料筛分) 数据上传 , 试验表单相应数据项选择接收 , 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 、真实性 。
采用物联网技术 , 与具备数据输出接口 的试验检测仪器 对接 , 实现对材料 、 试块试验过程数据 自 动采集和监控预 警 , 并实时自动上传至服务器和生成对应的试验记录表和报 告单 , 有效防止人为干预的失误 , 同时减轻现场试验人员数 据整理的工作量 。
全方位 、细粒化管理设备信息 。录取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 、 检定 日期 、 有效期 、 购置 日期 、存放位置 、保管人 、领用人 、 检定状态 、 有效状态等信息 , 支持检定证书等相关附 件上传 , 重点推进仪器设备检定证书和有效性确认结果等信息录入 。系统根据仪器信息可 生成仪器设备管理信息二维码 , 二维码可保持动态更新 。 并对检定有效期小于 1 个月 时推 送检定临期提醒 , 当超出有效期时推送超期预警 。
设备检定将到期 、设备检定超期 、 功能室及试验设备温湿度不符合 、材料未取样试验 、原 材料不合格 、 生产超标 、 设备异常 、 混凝土试块到期未试验及检测结果不合格等预警或通知 。 可通过系统后台设置各模块不同等级的预警标准 , 重点依据实时数据进行预警判定 。对不同等级预警选择不同预警通知推送人 , 并记录预警闭合信息 。
各功能室通过对工业温湿度计改造 , 实现对各功能室温湿度进行采集 , 采集的温湿度 不符合要求时 , 系统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信息提醒 , 责任人根据预警及时对温湿度进行调 整 , 当第二次采集温湿度符合要求时 , 系统会默认上条温湿度预警已处理 。 在试验报告生成阶段 , 系统允许用户直接引用之前采集的温湿度数据 , 将这些关键信 息 自动填充到报告中 。这样 , 试验人员无需手动输入 , 大大提高了报告生成的效率和准确 性 。
系统实现了混凝土养护的无人化智慧检测 , 从混凝土试件自动出入库 、智能标准养护到智能检 测全程无人值守 。为了 自动收集数据 、 自动采集及处理试件信息 , 录入系统后 自动生成二维码 , 实 现样品 自动跟踪溯源 、 样品 自动扫码确认; 系统 自动分配样品库位 , 试件入库采用机械手进行搬运 至养护箱 , 完全取代了人工操作 , 实现了无人化养护 , 全过程由系统控制 , 养护条件及时间控制完 全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 。